官方发布通知:全省防疫医务人员将获得丰厚补助,工资最高可提升至原来的三倍

在这场疫情中,除了县级以上以及援鄂医务人员付出了巨大努力外,基层的防控医务人员同样是在竭尽所能。他们是否能拿到临时工作补助呢?


近日,吉林省发布《关于全面落实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防疫补助水平做了详细规定。



全省参与疫情防治的医务人员,

每人补助200元/天


前不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发布会上,明确了临时工作补贴范围。提出临时性工作补助,根据一线医务人员承受风险的不同,补贴标准分为两档。吉林省同样根据医务人员承受风险不同,进行了分档补助。


直接接触病例人员,每人补助300元/天


《通知》要求对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和病原检测等工作相关人员,按照每人每天300元予以补助。


参加疫情防控医务人员,每人补助200元/天


对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参加疫情防控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人员,按照每人每天200元予以补助,自应急响应期内、承担一线防控相关工作之日起至相关工作任务结束之日止。


援鄂医务人员,每人补助600元/天,工资翻3倍


对政府选派到湖北定点救治医疗机构疫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天600元,同时薪酬水平(档案工资)提高2倍,自出发之日起至返回之日止。


全省参与防疫医务人员,每人补助200元/天


不光是县级以上人员,全省参与疫情防治的医务人员都能得到补助。


《通知》规定,疫情结束后,对全省参与疫情防治的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参与疫情防控的一线医务人员人数,按每人每天200元标准,核增不纳入基数的一次性绩效工资总量。


援鄂一线和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一次性慰问金不少于5000元/人


援鄂一线医务人员和省内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机构一线医务人员及防疫人员一次性发放慰问金每人不少于5000元。


《规定》要求,按照国家卫生防疫津贴发放范围,及时将国家卫生防疫津贴政策落实到位,确保覆盖全体一线医务人员。


开辟职称评聘、岗位晋升「绿色通道」


除了津贴补助,《通知》还在职称评聘、岗位晋升方面,对参加疫情防治的一线医务人员开辟了“绿色通道”。


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医务人员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打破规定条件限制,经组织推荐审核,优先申报、优先评审、单独评定。


参加疫情防治的一线医务人员,在本单位组织职称或岗位等级晋升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聘任。


其中,对援鄂医务人员,以及在我省疫情防控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务人员,经组织推荐审核,已通过现聘岗位上一级职称评审(含已取得现聘岗位上一级职称未聘人员),或符合晋升本单位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条件的,本单位如有相应岗位空缺,优先聘用;


本单位没有相应岗位空缺的,可以超岗聘用,纳入特设岗位管理,不受本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逐步过渡消化。


对在疫情防控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务人员,经组织推荐审核,在晋升岗位等级时,可以打破最低聘任年限等规定条件限制,破格聘用。


岗位等级晋升工作,可在疫情防控期间或结束后统一进行,最迟不晚于疫情结束后一个月内完成;晋升职称聘任工作在本年度相关批次职称评审结束后一个月内完成。


落实防疫工作人员生活保障,加强个人防护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依法征用医院周边有条件的宾馆、招待所等作为一线医务人员生活休息场所,满足一线医务人员单人单间休息条件。采用专车接送解决定点医院一线医务人员通勤问题。


疫情防控期间,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援鄂医务人员、防疫工作人员和前线指挥部工作人员的相关生活物资和服务的,以满足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首要目标,建立采购“绿色通道”,可不执行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方式和程序,采购进口物资无需审批。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护物资的采购、保障和统筹调配,重点保障援鄂医务人员、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集中隔离观察点等一线医务人员疫情防护物资需求,最大限度减少医务人员感染。


在这场战役中,每一位参与进来的医务人员都是勇敢的战士,虽然防控阵地不同,风险有差别,但都同样重要,同样辛苦,在关怀爱护的时候,一个都不能少。


希望能有更多地方落实好补助政策,确保每一位为防疫工作奔波的医务人员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