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制造商创怀医疗成功获得华大集团奇迹之光基金数千万融资,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与发展!
创怀医疗,作为国内微流控芯片传感器及系统提供商,完成A轮数千万融资,本轮融资由华大集团旗下奇迹之光基金领投,浙江祥晖资本共同注资。上一轮投资来自仙瞳资本,在此一并感谢。
本轮融资完成后,创怀医疗将近一步扩大团队,加强领先技术优势,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注册和产品研发。
在未来的半年内,创怀医疗还计划建设全球最大的生物芯片产研中心。为此,2018年10月10日, 中国国家发改委中国投资协会与创怀医疗签约长期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鼓励支持将创怀医疗的先进基层医疗芯片化技术向全国推广,并入习主席的体医融合健康大战略!
签约仪式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现场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致辞,广东省副省长陈良贤出席,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马向晖主持大会。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投资协会新兴产业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涛,创怀医疗董事长兼CEO庄斌出席签约仪式,并现场签订相关协议!
在医疗创新大变局的时代,创怀医疗做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纵观整个微流控赛道,跑起来的公司并不多。因为微流控整个行业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微流控芯片技术需要融合半导体技术、生物传感器知识、精密注塑制造技术三种技术。
创怀医疗的CEO庄斌刚好同时拥有这三个学科背景。归国以后,庄斌曾先后供职迈瑞和中科院负责相关技术研发,参与了迈瑞的中国第一款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开发。整个核心团队中也有很多来自跨国公司、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
在微流控芯片领域中,既要用核心技术构筑壁垒,但是同时如何选择商业化路径实现产品落地同样重要。据悉,2015年微流控芯片的市场规模约为28亿美金,到2018年市场规模为58亿美金,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7%。在国内市场环境下,未来微流控的主要市场应该在基层医疗市场。基层对于检验有着未满足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国家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等一系列政策不断释放的信号就是本轮医改的重点在基层。
创怀医疗认为,微流控的市场首先在基层医疗,中国基层目前有25.8亿次的基层门诊没有任何检验,这个基层主要指社康、村镇卫生室。这些基层医疗机构目前完全没有任何检验仪器,传统仪器由于众多技术使用和成本的原因,根本无法下沉,这是微流控最大的机会和空白市场。
如何按照国家助推的方向补给“贫瘠”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医、药、检是主要的三个方向。加上中国有半数以上的医生是没有本科学历的,所以在医、药、检三个环节中,破解医疗结构性矛盾必不可少的加大投入的环节就是在“检”这个环节。因为基层,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对常规检验,特别是血常规检验需求非常迫切,其次是尿常规和其它炎症检验,然后是三大常规之外的生化,但另一方面传统的血液分析仪,传统的大型生化仪器等,又很难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因此小型常规POCT诊断系统未来的市场规模会非常巨大。
以血常规检测需要的血液分析仪而言,仪器内部有几米的管路每次检测都要清洗维护,用到数十个易损耗的阀和泵元件,仪器外还需要外接几个试剂桶、废液桶,还需要专业人员经常对仪器进行定标、管路清洗。生化检测需要的大型检测仪也一样,不但需要配备离心机、纯水仪等仪器,也需要专业人员经常对仪器进行定标、管路清洗。基层医疗机构无法处理医疗废水,同时由于基层的“网点分散,使用率低”的特点,厂家也很难经常上门做售后维护维修等等,这些都是传统血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的痛点,微流控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除了在医用场景中独辟蹊径,不走跟随战略。在家庭场景中的,创怀医疗也选择以手机精子分析仪(智能备孕仪)进入市场。庄斌表示:“我认为家庭始终有自己的氛围,不可能用很多仪器把它变成一个医疗场景。但是家庭有一个很大的,并且最适合在家完成的医学需求就是备孕。对于备孕来说,男性其实更重要,女性一生排出400多个卵泡,质量其实是相对稳定,而男性每天产生一亿个精子。每个精子基因组成都不一样。”
创怀医疗的手机精子分析仪(智能备孕仪)用显微镜检的方法来做,消费者采集样本放到专利的成像杯(微流控载玻片),直接用手机摄像头放到备孕仪上,他就可以直接看到精子形状。同时,用户把图像上传到云服务器上之后,云服务器可以分析出精子质量,并且给出备孕参考。目前,这款名为备男bemaner的备孕仪也获得了2018德国iF与红点(REDDOT)全球顶级设计双料大奖。
庄斌介绍,成像杯采用的就是微流控技术的其中一种,庄斌自己把它称为图系列微流控技术,将细胞立刻转化成显微图像信号,用户使用任何一款手机,不需要任何人工调节对焦(传统的显微镜都需要复杂的调焦),就可在手机上直接看到清晰的高倍显微精子图像。
创怀医疗未来要做什么?
选择从血常规入手,庄斌表示:“第一是从市场需求的逻辑出发,第二则是希望能够早期就实现大批量量产然后引领行业标准。打造一个微流控开放平台,拥有定义市场的能力。”
选择这样的产业化逻辑,庄斌是出于微流控也是一项技术壁垒高,但是商业化程度低的行业特点。而且医疗器械巨头同样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如何走出巨头阴影,做到进口替代,甚至是重新定义市场的能力,成为微流控产品创新瓶颈。
在整个生物芯片行业中,创怀医疗正在开发‘光、电、色、图’四个系列传感器,分别把细胞、血液或其他生物信号转化为光信号、电信号、色信号和图像识别信号。由此把整个检验医学的芯片统一为这四个系列,并将这四个系列芯片标准化,打造一个IVD行业的开放系统。
创怀目前已经开发完成了这四个系列的第一代芯片,血常规就是电系列芯片的应用之一,电系列还可以做比如艾滋病诊断,创怀很快会推出;精子分析是图系列芯片的应用之一,图系列还可以做比如尿沉渣分析等,色系列的应用之一就是生化,光系列的应用之一就是免疫。
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布局,首先就是基于行业现有的难点出发。“在整个医疗器械行业其实可以分为三种人,一类人学电子工程的,他们的专长是开发仪器;另一类人是生物专业毕业的,它们偏向试剂公司。但是如果要做成一个分析仪,除了需要有仪器、试剂、还要液路系统。液路系统决定把这些液体放在仪器的哪里,并且植入传感器,将收集信号转到电子工程师的仪器中。”
庄斌也指出三个部分来源于三个不同的专业,也就导致这个系统是很封闭的,开发出新产品很难。而创怀医疗想做的事情就是通过交互的液路系统,生物专业的人和电子工程师不需要知道对方在干什么,就可以对接起来。生物专业的人只需要芯片上点样开发相关试剂,电子工程专业的仪器公司只需要在芯片采集信号做算法和分析。
最后,庄斌形象地说:“最后我们希望的IVD行业格局是医疗仪器电子工程师们像是做手机的,我们开发的标准型微流控芯片像是安卓系统,而生物专业工程师就相当于开发APP。整个行业变成一个开放的系统。”
发表评论